数据说外贸“新三样”赛道,山东目前站在哪儿?

关于不少流传的一些数据说外贸“新三样”赛道,山东目前站在哪儿?和山东气温热2021的案,想必很多人都是比较想知道,下面就让小编来讲解吧!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三新”产品出口总额增长616个,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与以服装、家电、家具等为代表的“老三物”相比,电动乘用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物”具有明显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特点。低碳“”等标签,不少省份明确表示将继续努力打造长期竞争力。

山东外贸“三新品类”表现如何?

根据《海关主要出口商品目录统计月报》,电动客车编码范围为87022-87024、87034-87038,分为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客车、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插电式5型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锂离子电池为85076;太阳能电池为854142-854143。

据海关总署《2023年6月主要出口商品金额表》统计,今年1-6月共出口电动乘用车793224辆,出口金额13285873万元,其中纯电动乘用车708710辆。电动乘用车,出口额11,275,181元。万元,数量和金额分别占电动客车总数的89%和85%,占绝大多数。因此,在本次统计中,小编主要统计的是纯电动乘用车。

2018年,山东省纯电动乘用车出口1176辆。2022年,数量增加到10208辆,是2018年的868倍。从出口金额来看,2022年出口额为983亿元,是2018年48亿元的2055倍,这表明在五年来,不仅出口金额大幅增长,整车单价也大幅上涨,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数据显示,今年1-6月,山东累计出口纯电动乘用车6359辆,占去年总量的623%,出口额62亿元,占去年总量的633%,延续增长势头。

2022年,山东锂离子电池出口额达到2172亿元,较2021年增长308%,较2018年增长一倍多。

综合来看,近年来山东“三新”外贸出口快速增长。2018年至2022年,纯电动乘用车出口额增长近20倍,太阳能电池出口额增长10倍,锂离子电池出口额增长一倍以上。

从全国来看,今年上半年出口数据显示,山东纯电动乘用车和锂离子电池出口额均排名第15位。未安装组件或组装成块的太阳能电池中光伏电池出口额排名第13位,已安装成组件或组装成块的光伏电池出口额排名第12位。

在外贸“三新门类”中,目前哪些省份处于领先地位?让我们分别看一下。

“三新产品”强劲出口的背后,是全日益增长的绿色发展需求,以及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创新。对于各省份来说,“三新”出口增长的背后,首先是相应产业的强劲发展。

具体来看山东,2021年,山东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266338万只,同比增长501%;2022年,山东锂离子电池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9%。目前,山东省锂电池产业已形成涵盖上游锂电池原材料制备、中游锂电池制造、下游锂电池应用的全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供给能力也不断提升。2022年,山东新能源汽车产量305万辆,同比增加1383辆。下一步,省工信厅还将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2023年6月30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先进制造业“2023突破提升年”工作方案》,提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现代医药等八个新兴产业将重点围绕电动乘用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三新产业”,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转型,年内培育10个左右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现有7个国家级集群。上半年山东省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也提出,要加大力度扩大内需,加大对“三新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

具体的努力方向已经越来越明确。据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介绍,重点推动“三新”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坚持乘用车与商用并重、整机与配套设备协同,深度释放济南比亚迪、青岛奇瑞等综合车。提高汽车企业产能,加快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配套产业发展;坚持以济宁宁德时代、枣庄新万达等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电池材料、制造、回收等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坚持新能源发展带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依托大型光伏基地建设和分布式光伏发展,加大光伏电池项目招商力度,加快补齐山东省太阳能电池产业短板。

如今,在外贸“三新”的轨道上,从出口形势来看,山东距离“领先”的第一方阵还存在一定距离,但正在强劲加速,也在不断积蓄力量产业发展领域。从长远来看,竞争实力将不断增强。

策划戴玲玲

资料/文案赵晓菊

设计尹雅琪

大众日报数据新闻工作室出品

很多人都想知道关于数据说外贸“新三样”赛道,山东目前站在哪儿?和山东气温热2021的题,本文为你解完毕,谢谢大家支持!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