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网友都关注了中小学、幼儿园疫情防控怎么做,国家卫健委、教育部权威方案来了和一些关于幼儿园疫情防控总体方案的话题,但是都不是特别了解,那接下来听小编的讲解吧!
关于印发中小学和托幼机构规定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教育部门
为科学指导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做好复课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推动学校有序复课,我们组织制定了《中学根据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的学习生活环境条件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制定《复课办法》。《小学新型冠状病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和《托幼机构新型冠状病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考执行。
附录
1中小学COVID-19防控技术方案
2托儿机构COVID-19疫情防控技术方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2020年5月7日
附件1
中小学COVID-19防控技术方案
一、组织保障和制度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COVID-19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岗位职责明确,任务落实到人。多地办学的中小学校,各地要明确疫情防控工作职责和联络人。
二、加强联防联控。教育部门、学校要加强与卫生部门、疾控机构、附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并会同当地街道、社区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卫生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形成教育、卫生、学校、家庭、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的协作机制。
3、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学校要围绕关键环节和关键措施,制定专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和工作制度,包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上午和下午巡查制度、因病缺勤跟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等。检查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和免疫接种检查制度等。开展应急演练,并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沟通。
4、准备充足的支撑材料储备。根据学校规模、师生人数和应急预案,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设备、消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测温仪、洗手液等,ETC。
5、校园清洁消。开学前,要彻底清洁学校环境和空调系统,并进行预防性消。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要打开窗户通风。
2、人员管控要求
1对所有进入学校的人员进行登记和筛查。提前了解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状况,建立健康状况账户,进行健康观察。要求所有师生和员工在入学前至少14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向学校报告情况。对于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鼻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的学生,应督促他们及时就医,推迟返校。严禁带病参加或工作。
2进行日常健康监测。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上午和下午检查,增加对宿舍学生的晚间检查,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重点监测学生和教职工有无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鼻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因病缺勤的教职工和学生的就医结果和病情进展情况必须密切关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报告和监测。
3相关人员风险排查。建立学生及其同住家庭成员、相关人员的健康状况和风险暴露信息报告制度。家长每天都会向班主任汇报。当学生或同住人员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如实向学校报告并送就医。
4、加强检查。学校要对校门、食堂、卫生间、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风险隐患,及时报告并督促整改。
5、控制学校人员密度。学校实行相对封闭的管理措施,错峰安排校内各班级作息时间,加强学生进出校、课间休息、就餐、如厕、进出宿舍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并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可能导致人员排队、聚集的场所设置1米线,引导学生不要追逐、握手、拥抱。
六、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学生会议可通过错峰会议、网络视频或预录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适当开展在线教育课程或在线展示交流活动。确需进行现场活动的,必须按照规定向学校相关部门提出申请。
7开展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将COVID-19和传染病防治的知识和技能纳入学年第一课,使学生和教职员工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自己。通过微信、校园网、学校通讯等多种渠道向教师、学生和家长推送相关知识和技能信息,提高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传染病防控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8.加强师生员工心理疏导。关注师生心理状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设立心理咨询、发布心理帮助热线等方式,提供适当的心理帮助。对不能及时开学的师生要做好心理疏导。
9.加强家校联动。提醒家长加强自我防护,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并与家长和孩子做好沟通。如果学生在校外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家长应及时如实向学校报告并送其就医。在学校正式通知学生返校之前,不得提前返校。他们应该安心待在家里,在返校前做好线上教学或学习的准备和物资准备。
10.勤洗手。时刻保持手卫生,饭前、排便前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后、使用运动器材、电脑等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易感”部位前眼睛、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每个人都必须洗手。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用流水和洗手液洗手。也可以使用速干手消剂搓手。
11、科学佩戴口罩。学生应经常备有符合一次性医用口罩标准或具有同等防护等级的备用口罩;低风险地区校园内的学生无需佩戴口罩。佩戴口罩应遵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针对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发布的《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指南》的原则。
12.加强近视防治。疫情期间,学生户外活动减少,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增加了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风险。教师、学生和家长要引导学生重视近视防治。适当的科学锻炼、均衡的营养饮食、良好的作息安排,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13航路保护要求。上下学路上,要坚持家到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步行、骑自行车或私家车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校车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不与他人交谈,与他人保持合理距离,旅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体。上学或回家时及时洗手。
对住在校园的学生的14条要求。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不得离校。如需离校,必须严格按照请假程序办理,并通知家长规划出行路线和方式。外出时,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15.注意人员防护。教师教学时无需佩戴口罩。学校门卫、保洁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食堂工作人员应穿着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定期清洗、消。妥善保管消剂并清楚标记,避免误食或灼伤。清洁消人员配制和使用化学消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16.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教职工在开学前自愿接受核酸检测。
三、重点区域防控要求
1.校园入口。校园实行相对封闭管理,学校所有出入口均已全面清理。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学校,师生进校必须核实身份、测量体温。实行错峰上下学、设置1米排队等候等方式,避免人员聚集。封闭校园管理要保证专人负责、区域合理划分、人员登记和排查记录齐全。
2个临时等候区。学校门口附近设置了临时等候区。入校如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应由指定人员带到临时候诊区,重新检测体温,及时联系家长,做好基本防护后,按规定程序送至发热门诊。定期进行例行消。如有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进入,必须在专业部门指导下进行消处理。
3间教室。有条件的学校应保证学生每人一张桌子,每个学生之间的距离为1米。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可分班或错峰上学。调整教学时间和学生出行路线,避免人员聚集。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接触人员明确。
4食堂。为学生实行错峰就餐时间。用餐前半小时对就餐区域的桌椅、地板和空气进行消,并保持通风。排队就餐时与他人保持1米距离。遵循分时、错峰、单程就餐的原则。避免集体用餐、面对面和交谈。饭前饭后必须洗手。加强餐具的清洁和消。重复使用的餐具应消,一人使用一次,就餐者应将剩余餐厨垃圾清洗、分类、存放。妥善保管食品样品,指定专人管理,严格执行消时间和程序,制定就餐、消等管理台账。
5饮用水设备和洗手设施。饮水设施应每天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出水水龙头每天至少消一次。要保证游乐场、卫生间、食堂、宿舍等场所或附近洗手设施正常运行。中小学校原则上每40-45人配备1个洗手盆或06m长水槽,并备有足量的洗手液、肥皂等。可配备速干手消剂或感应式手消器消设施。
6间学生和教职员宿舍。寄宿学校的学生宿舍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每间宿舍入住人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人均宿舍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学生宿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配备通风设施。加强教职工和学生宿舍的清洁和通风。一般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天对宿舍地板、墙壁、门把手、床、桌椅等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消后,宿舍内外环境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有专人检查、清洁、登记。寄宿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宿舍专人负责人制度,严格学生宿舍门管理,实行凭证进出和体温检查。
7个厕所。学校厕所有专人管理,配备标准厕所。落实厕所清洁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清洁地面,对水龙头、门把手等重点部位进行消,增加冲水消频次。卫生间洗手设施应齐全,并配备洗手液。如果可能,请使用感应式水龙头、纸巾或干手器。
4、环境卫生要求
1、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开展学校大扫除,加强教室、食堂、宿舍等校内重要学生聚集场所以及厕所、盥洗室的清洁消,彻底清理死角。认真做好校内外环境卫生工作。一般情况下,以清洁为主,日常预防性消为辅。
2、加强通风。各类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要加强通风。通风时间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天不少于3次。除特殊天气情况外,教室和办公室应全天开窗通风。若使用空调,应保证空调系统的送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废气直接排至室外。
3、进行清洁、消。加强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运动场馆、餐厅等场所环境要保持清洁整洁,每天定期消并记录。针对门把手、桌椅、讲台、电脑键盘、鼠标、水龙头、楼梯扶手、宿舍床栏、室内健身器材、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有效氯含量的含氯消剂可以使用250-500mg/L。喷洒或擦拭,或用消湿巾擦拭。学校食堂、卫生间、宿舍等重点场所地板要加强,定期消并记录。可以使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剂擦拭消。
4、加强垃圾分类管理。校园垃圾要每天收集,各类垃圾要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将日常使用中废弃的口罩作为生活垃圾处理。做好垃圾容器的清洁消工作,定期使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剂进行消。
五、疑似感染症状的应急措施
1.教职员工或学生每天进校前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鼻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的,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并采取居家观察或居家观察等措施。医学调查。
2.如果教职员工或学生中出现疑似或确诊的COVID-19病例,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密切接触者排查和管理。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要及时告知风险,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就医。
3.在校期间,教职工、学生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鼻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的,应立即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并尽快将他们隔离。严格按照“点对点”合作机制的相关规定,要求群众及时到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并全程佩戴口罩。
4、学校必须安排专人与隔离人员或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其健康状况。教职员工和学生康复后,返校前须查验复课证明。
六、境外师生返校要求
1、海外师生在学校通知后方可返校,新生不予报到。
2.境外师生返校前应确保身体状况良好,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和自我健康监测。
3.入境后严格执行当地核酸检测和隔离医学观察规定,进行日常健康监测并填写健康卡。只有解除隔离、身体健康后,才能返回学校学习和工作。
附件2
托幼机构COVID-19疫情防控技术方案
1.开园前
关于中小学、幼儿园疫情防控怎么做,国家卫健委、教育部权威方案来了和幼儿园疫情防控总体方案的相关话题今天就聊到这里,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也请大家关注订阅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