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以来,武汉已遭遇7轮强降雨

本文章主要给大家讲说入梅以来,武汉已遭遇7轮强降雨,和武汉历史降雨极值的题,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长江日报-长江网7月4日报道4日,长江日报-长江网编辑从武汉市政府新闻办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梅花季开始以来,武汉天气气候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天气已进入梅花季节。时间早,降水过程频繁;二是降水普遍偏多且分布不均;三是夜间降水强,强对流天气多发。另外,根据市气象局最新数据分析,预计7月4日至8日我市将迎来强降雨时期。请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气象信息。

今年6月8日,武汉正式进入梅花季节,比平常提前了9天。截至7月2日,不到一个月时间,武汉已经历六轮强降雨。27日至29日,全市出现大到暴雨、局地暴雨,为梅梅期以来最雨。7月4日,第七轮强降雨迅速开始。

梅季开始以来,截至7月4日11时,武汉累计降水量达260630毫米,其中中心城区350590毫米;忻州330-590毫米;黄陂260-580毫米;东西湖260-480毫米;和蔡甸。300-550毫米;开发区420-630毫米;江夏290-460毫米。除江夏较历史同期增长40%至50%外,大部分地区较历史同期增长80%至13倍,部分地区超过15倍。累计降雨量最高的是武汉中心,达到6321毫米。

今年梅季过后,较强的小时降雨主要出现在夜间,如黄陂刘家山66毫米、蔡甸乡62毫米、汉南邓南55毫米、东西湖中心57毫米、新冲66毫米等。新洲区。与此同时,雷电活动频繁。截至7月4日11时,武汉累计发生雷击22588次,是5月份雷击总次数的近19倍。尤其是6月12日晚,武汉发生了今年以来最强的闪电事件。活动期间,闪电频率达到8090次,并伴有7-9级雷暴大风。最大阵风发生在江夏金口航道码头,风速达252米/秒。

湖北省境内,截至7月4日8时,鄂西南、鄂东北、江汉平原等地连遭多场暴雨袭击。全省平均降水量高达3867毫米,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新极值。鹤峰、远安、宜昌等8个县市降雨量超过500毫米,其中鹤峰高度达到7603毫米。全省较上年同期过剩近13倍;从空间分布看,全省大部分地区超额在70%至34次之间,其中宜昌-荆门-襄阳-随州地区、鹤峰、竹山超额在2-35次之间。历史同期排名第一的县市有23个。最大小时降雨强度为1303毫米,发生在襄阳市樊城区。

未来一周,雨不会轻易消失。据最新数据分析,预计7月4日至8日,武汉将上演强降雨,过程中累计降雨量将达到100200毫米,部分地区达到250毫米以上。最大小时降雨强度406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80毫米。其中,4日有中到大雨,局地大暴雨;5日、6日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7日、8日有中到大雨,局地大暴雨。

在此期间,湖北省也将进入持续明显降雨时期。预计主雨带位于鄂西南、江汉平原、鄂东北地区。局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强降雨中心可能位于黄冈北部、孝感、恩施等地。宜昌等地。鄂西北地区累计降雨量达3050毫米,鄂东南地区达50100毫米,其他大部分地区达100200毫米,部分地区达300毫米左右。过程中,将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雨强50100毫米。

对于入梅以来,武汉已遭遇7轮强降雨和武汉历史降雨极值的介绍就到此结束,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持续关注并收藏本站。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