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娃念“123”不科学?这样教孩子数数,才是真正的数学思维启蒙

不少人都关注教娃念“123”不科学?这样教孩子数数,才是真正的数学思维启蒙和一些下雨天爬电杆打一成语的话题,但是大家不了解,接下来听小编的讲解吧!

“本文为糖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上世纪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由此可见数学对于一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引以为傲的算盘、乘法口诀等,一直被视为国宝。即使其他国家想“复制”,也往往无法得到本质。

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家长很早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教育,而最基本的就是数数。

对此,家长们普遍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如果一个孩子能从1数到100,那他绝对是个天才,但你想过吗?他只能机械地数数字,但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关系。

很多幼儿教育班也有这样的名字。他们要培养孩子成为神童,珠算心算可以秒杀所有人。但事实上,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如何学习数数、如何建立数字概念才是最关键的。

此时,家长也需要为孩子提供帮助,帮助孩子打下扎实的数字基础,这是数学启蒙的重要组成部分。

案例孩子会数数,但经常“错题”

之前有一位粉丝告诉Candy妈妈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孩子很早就能从1数到20,但不能完全理解5以下的数。

例如,桌子上有5个苹果。妈妈拿走两个,然后宝宝还剩下多少个?他先试探性地回“4”?妈妈摇摇头,他回“3”。妈妈还没来得及高兴,他就继续数“4、5、6、7”。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孩子只是机械地记忆数字,但不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分析孩子有数数能力并不意味着“懂数字”

现实生活中,很多宝宝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他们可以数数,但不明白数字代表什么。

比如,孩子只能按顺序背,但一时卡住,记不住2和5之间还有3和4,只好从1开始背。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位妈妈告诉我,当她的宝宝刚学会数数的时候,如果你她“妈妈有几只眼睛?”她会漫不经心地回“三只眼睛”或“爸爸有几个鼻子?”什么?”女儿说“应该是5!”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孩子缺乏数感。会读数字并不意味着有数字意识,他们无法理解数字背后的数学原理。

这涉及到一个数学启蒙的核心概念,——数感,也就是说孩子能够理解数字的含义,能够用多种方式表示数字。他们能在具体情况下掌握不同数字的相对大小关系,并进行简单、恰当的运算,知道总和与缺失,并能做出一定的合理解释。

实验证实,儿童早期认知数字更多依赖于视觉刺激

缺乏数感的孩子会犯哪些错误?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实验。

研究人员首先将6个瓶子和6个罐子放在一起,然后孩子们哪个瓶子多?孩子回“一样”。

紧接着,研究人员增加了罐子之间的距离,但数量没有改变。当再次同样的题时,大多数孩子回“还有更多罐子”。

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智力发展初期,对数字的感知来源于视觉刺激,因此常常被错觉蒙蔽双眼,无法区分多与少的概念。

儿童教育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的前运算思维是有局限性的。这需要家长更多的帮助。

学龄前儿童数字认知规律

说了这么多,并不意味着教孩子数数是错误的。相反,教孩子数数是第一步。接下来家长就要根据孩子的数字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数学启蒙。

首先声明,这绝对不是先进的教育,而是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进行的。因此,家长既不能将此视为负担,也不能视而不见。

3岁之前的宝宝如何认识数字?

5个月大致了解2个物体的集合和3个物体的集合之间的区别。

8个月知道物体的大小。如果你让他选择一种水果,他会选择较大的一个。

2岁能够通过伸出两根手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2岁。

3岁以后能通过语言判断年龄,大致知道物体大小和数量的区别,但不能精确区分。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语言学习正处于爆发期,数字敏感度会落后于语言,这是正常现象。

1岁以后宝宝各阶段的启蒙要点

1岁到2岁,这个阶段,数字在孩子眼里只是文字。孩子们机械地背诵。家长要做的就是初步建立数字和物体的对应关系。

例如,当你说1时,取出一个苹果,当你说2时,取出2个香蕉。

从2岁到3岁,此时的启蒙重点是比较大小,让孩子了解不同数字之间的关系。不需要精确到具体的数量,只要能够理解一般的关系就可以了。

从3岁到学前班,了解数字的构成。比如5是由5个东西组成,4可以分为2和2,或者1和3,6减3和5减2,其余的东西都一样。

这就是“数感”。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认知和感受。对数字比较敏感的孩子在入学之前可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法和减法。这是鼓励但不是必需的。

从小接受数学启蒙有什么好处?

密苏里大学对此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研究表明,从小就具有良好数字意识和对数学原理有基本了解的孩子,未来学习数学的能力会更好。

相反,从小数字意识薄弱的人,经过几年的学习,以后很难追上优秀的孩子。

数字是数学的启蒙,数学启蒙对一个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有远见的家长可以在家中开始这项早教活动。

如何对低龄宝宝进行数学启蒙教育?

教孩子认识数字再进行早期数学启蒙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需要掌握两个原则。

首先,启蒙要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和年龄进行;其次,要学会充分利用场景来引导和建立数感。

如何让宝宝学习特殊数字?

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使用0、1、5、10这样的特殊数字作为节点。提供了四种方法来教家长如何使用它们。

理解1、2、3

妈妈拿出宝宝爱玩的拨浪鼓,摇动1、2、3次,引导宝宝说出对应的数字。不要贪多,先学会这三个数就可以了。

然后和宝宝一起换。妈妈先说出密码,然后让宝宝摇动相应的动作。举一反三,将其从敲钟扩展到拍手、跺脚等。

理解1和多个

这是最简单的划分和闭合活动。比如,你可以把3个苹果放在桌子上,然后宝宝“妈妈把这3个苹果拿走了,还剩下多少个?”孩子可能会说“没有了。”,这样就达到目的了,能说0就更好了。

妈妈依次把苹果一个一个地摆好,然后宝宝有多少个。他回“很多”。帮助孩子理解1是由许多组成的。

理解0的含义

准备10件小物品,如糖果、小番茄等。将10颗糖果依次放入小盘子中,并放入相应的卡片。将数字卡1放入装有1颗糖果的盘子中,以此类推。

将数字卡0放入空篮子中。家长应该告诉孩子,0代表什么,并帮助孩子理解。

用手指学习5和10

告诉宝宝一只手有5个手指,每只手有10个手指。如果觉得无聊,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手指。

不要认为数手指是孩子愚蠢的表现。相反,家长让孩子开始数手指,是幼儿接触数字的科学方式。

如何让孩子“寓教于乐”?

奇数和偶数

引导宝宝认识人体的各个器官,并用数字来表达,比如一个鼻子、两只耳朵、一双手。让孩子知道哪些数字是奇数,哪些数字是偶数。

计数与计数

让宝宝数数他能数的一切。出去玩的时候,数数电线杆,数数路边的鲜花。当你的孩子吃饭时,告诉他你已经吃了5到10口。

这样可以培养宝宝对于数字的节奏感,也可以增强真实感。不要感到无聊并一遍又一遍地跳过中间的数字。

排序及尺寸

使用牌来熟悉数字的顺序,还可以学习各种花色和颜色。

分割与合并

吃蛋糕或切西瓜时,告诉宝宝总共切了多少份,妈妈吃了多少份,宝宝吃了多少份,还剩下多少份,让孩子初步体验点的概念。

理解数字背后的含义

利用生活场景来增加数感。例如,让孩子背诵电话号码,识别大楼号码和车牌号码,告诉他具体数字代表什么,训练宝宝认识数字的能力。

数学启蒙,不仅仅是数字

数学启蒙不应该局限于数字。它还包括儿童对空间、形状和方向的感知和学习。对于年幼的婴儿来说,只需要简单的区分即可。

例如,鼓励孩子描述各种形状,例如“三角形有三个角,镜子是椭圆形的,比圆形更平坦”。

和宝宝一起玩钻洞。孩子钻进纸箱后,他说“宝宝在里面,妈妈在外面。”

告诉孩子太阳从东边升起,太阳从西边落下,进行基础的启蒙教育。

最后,不要刻意追求书本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学到很多数学知识。父母的作用是让孩子对数学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并不麻烦或强迫。这就是最好的启示。

关于教娃念“123”不科学?这样教孩子数数,才是真正的数学思维启蒙和下雨天爬电杆打一成语的相关话题就介绍到这儿,如果诸位还想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记得收藏订阅本站。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