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关于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7单元)和干冰降雨是化学性质吗的这类的话题,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喜欢。
1.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变化产生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不产生其他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能不发生化学变化而表示的性能,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以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度、稳定性等。
5常用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加热所用仪器、烧杯、蒸发皿、烧勺。
测量容器量筒。
称重装置托盘天平。
加热容器酒精灯。
分离物质和添加液体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空气
1成分N278、O2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他气体及杂质003。
2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可燃物要求用量充足,产品为固体,红磷。
装置要求气密性好。操作要求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现象放出热量,并产生大量白烟。打开弹簧夹后,罐内液位上升约1/5体积。
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探索
液位上升小于1/5的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冷却不彻底。
可以用铁、镁代替红磷吗?
不,原因是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镁会与N2和CO2发生反应。
可以用碳、硫代替红磷吗?
不,原因产品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力差。
3氧气的性质及制备
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并提供呼吸。
铁在氧气中燃烧。气瓶内放入少量水或细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飞溅的高温熔体炸裂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SO2,防止其污染空气。
氧气制备
工业制氧——液空分离法
实验室制氧原理
a产气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非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度。
b产生氧气的程序
检查——安装——修复——点——关闭——离开——熄灭。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但其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4气体的常见用途
氧气用于呼吸。
支持刻录。
氮气保护气体,重要原料,液氮冷冻。
稀有气体保护气体、电光源、激光技术。
5常见气体的测试方法
氧气木头粘着火花。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氢气点燃气体并将干燥且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或者,先通过热氧化铜,然后通过无水硫酸铜。
3、物质成分之谜
1个分子
概念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分为化学变化。
三个基本属性。
影响因素。
2个原子
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
三个基本属性。
成分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核电荷=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个离子
概念带电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及意义例如Fe3+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4个元素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类型。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注如果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果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则化学性质可能相似。
5化合价和化学式
价
一、书写方法及意义
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的价态为+2。
b几个数字的含义
Fe2+每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3Fe2+3个亚铁离子。
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价态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化学式
写作
a元素物质金属、稀有气体和大多数固体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来表达其化学式;而氧、氢、氮等非金属气体分子则由两个原子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
b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
含义
例如化学式H2O的含义4分;
化学式Fe的含义3分。
计算
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原子数。
b计算该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数之比。
c计算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4.天然水
1水
水的成分
测定方法及原则
结论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H2与O2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自来水净化工艺及净化原理
沉淀——过滤——吸附——消。
活性炭的作用吸附。
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软化水的方法有两种煮沸和蒸馏。
2物质分类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物质组成,每种物质都保留其原有的性质。
纯物质由一种物质组成。
元素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质。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物质。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
5.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
概念。
原因。
化学方程式相关计算。
阐明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不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不是产物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入“总计”。
需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与反应或者是否有物质缺失。
2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两种或多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一种反应物产生两种或多种其他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6.碳和碳氧化物
1碳的几种元素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造金刚石、刻划玻璃、钻床钻头等。
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润滑性。可用于制作铅笔芯、干电池电极、有轨电车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之所以有很大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之所以有很大不同,是因为分子的组成不同。
无定形碳由微小的石墨晶体和少量杂质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室温下稳定。
易燃
完全燃烧产生CO2;
不完全燃烧产生CO。
还原性C+2CuO2Cu+CO2
应用冶金行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鲜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4Fe+3CO2
3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
原理与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选择固液非加热装置
气体收集方式向上排气法
验证方法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变得浑浊,那就是二氧化碳。
检查充满度的方法用一根点燃的木棍放在集气瓶口处。木棍就会熄灭。充满了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工业生产方法
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生石灰与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4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固体形态高压低温下可制得干冰。
化学性质
一般不能燃烧、不助燃、不能提供呼吸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产生的碳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
可使清澈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用于测试二氧化碳。
与热碳反应
C+CO2=2CO
用途灭火
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利用其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制冷
5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小,难溶于水。
有吸入肺部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机体缺氧而中。
化学性质
可燃性
2CO+O2=2CO2
H2和O2的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为蓝色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为亮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易燃气体看燃烧产物
还原性
CO+CuO=Cu+CO2。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变成鲜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2Fe+3CO2。
除杂将CO[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中
CO2+2NaOH=Na2CO3+H2O
CO2[CO]通过热氧化铜
CO+CuO=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
CaCO3CaO+CO2
注检查CaO中是否含有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7.燃料及应用
1燃烧与灭火
燃烧条件
可燃物;氧;温度达到燃点
灭火原理
消除可燃物;隔离氧气;冷却至燃点以下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以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燃料完全燃烧的两个条件
必须有足够的空气;燃料和空气之间必须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
甲烷的化学式CH4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CH4+2O2=CO2+2H2O。
乙醇
乙醇
化学性质可燃性
C2H5OH+3O2=2CO2+3H2O
优势
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化石燃料;促进农业发展。
新能源
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对于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7单元)的相关题,以及干冰降雨是化学性质吗今天就讲解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比较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