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药疫情防控中作用,抗疫,中医有力量

关于你们想知道抗疫,中医有力量和发挥中药疫情防控中作用的一些题是怎么一回事吗?听小编为各位来详细的讲解吧!

无效的

图为刘清泉。张五常画

1月9日,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一家中医诊所的药师正在配制中药处方。人民视觉刘志峰摄

新型冠状病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城乡基层全面应用中药汤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运用传统中药汤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健康。

中药汤剂在基层治疗新型冠状病感染中有何优势?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能发挥什么作用?本报编辑对北京中医院院长刘清泉进行了专访。

中医药是治疗COVID-19的重要手段

编者不久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文,要求在城乡基层充分利用中药汤剂治疗COVID-19感染。中药汤剂在基层治疗新型冠状病感染中有何优势?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刘清泉中药汤剂,比如大家熟悉的中药“大锅汤”,是我国中医药在防疫工作中的特色。他们曾经为我国古代的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在古代,如果一个村庄发生了流行病,村民们就会在村口立起几个大锅,医生会根据特点给大家熬中药“大锅汤”。患者的。如果家里有病人,他就会端几碗汤回家。吃。这段经验在今天也具有借鉴意义。中药汤剂相当于古代中医的“大锅汤”。具有药材种类多、工艺简单、适用性强的特点。在基层推广使用中药汤剂是非常好的,可以对流行病进行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有利于阻断传播。

抗击疫情,我们中医有力量!几千年来,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我们有了更加便利的条件。——除了中药汤剂,我们还有大量的中成药,都是现代版的科技汤剂,也有利于阻断疫情的传播。从疫情发生到现在,中医药深入参与疾病治疗和疫情防控,并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是治疗COVID-19的重要手段。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的效果也显着,特别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发热、咽痛、咳嗽、乏力等症状。中西医可以优势互补,优势互补。

为什么《中药协议》中的方剂南北不同?

编者目前,Omicron突变株已成为全流行的优势株。中医如何看待这种突变株?关于Omicron变种,为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药协议》处方中存在南北差异?

刘清泉新型冠状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它是一种主要侵入人体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流行性暴力”空气。新冠病近三年持续变异,但Omicron变种的核心发病机制与之前相比没有改变。新型冠状病的原始株性更大,会引起严重的疾病。到了Omicron突变株,其性明显下降,但发病特征却在增加,形成风热夹湿的临床特点。

当然,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Omicron会有一些不同的变化,所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药协议》的处方在北方和南方是不同的。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气比较寒冷,常常夹杂着一些“寒邪”;南方如广东,可能有“湿邪”在里面;东北地区可能会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从东北望去,虽然很冷,但其实很干燥、炎热。因此,必须针对其风、热、湿、等特性进行祛风、解热、利湿、解。北方地区更注重疏风、解表、散寒。南方地区要注意疏风清热,同时也要祛湿。

编者最近,Omicron的新突变分支BQ1和XBB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们已成为一些欧美国家的主要传播株。中医如何看待BQ1和XBB突变株?怎么处理呢?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中医药应该保持不变还是适应变化?

刘清泉中医强调“辨证求因、辨因治疗、因势三治”。但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实际的临床病例。国外相关报道表明,BQ1和XBB具有增加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避能力,但其致病性与Omicron其他系列突变株并无显着差异。主要还是上呼吸道感染。BQ1尚未找到。XBB已引起国内外重症和死亡率上升的报道,无需恐慌。

从中医角度来看,BQ1和XBB突变株与目前国内流行的突变株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它们的核心发病机制是相同的。我们之前总结的“三药三方”概括了新型冠状病的整个临床特点。需要更全面,治疗方案仍然可用。随着病变异,治疗方案可能会略有调整,但不会有大的变化。我们将继续密切观察,积累更多经验。

对于公众来说,预防BQ1和XBB与预防其他Omicron变种相同。大家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防护。

编辑最近网上有人说XBB菌株会引起腹泻,建议大家准备一些止泻药。对于与COVID-19感染相关的腹泻、腹胀等胃肠道症状,中医可以提供哪些解决方案?有必要储备止泻药吗?

刘清泉目前我们还没有接触到XBB株感染的患者。现在判断是否会引起腹泻还为时过早。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第十版诊疗方案中有对策。出现腹泻时,可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丸剂、水、口服液。无需担心,也无需囤积药品。

患者应尽早使用中药

编者如果您感染了COVID-19,什么情况下需要服用中药?中医治疗干预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中药该如何选择?

刘清泉当然是越早越好。中医历来强调“未病先防,防病加重”。发生感染后,如果我们尽快用中药治疗,感觉不舒服就开始服药,不仅会改善发烧、咽痛等症状,还能大大减少转为重症、危重症的机会。疾病。这样,我们的医疗救助工作就会更加有序。

如今,Omicron的核心发病机制与感冒、流感基本相同。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凡是治疗感冒、流感的药物,尤其是风热证、外寒、内热、内热的药物都适用。比如宣肺败颗粒、清肺排颗粒、疏风解胶囊等,选一种就可以了。疗程基本在5-7天左右。此外,还可以使用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功效的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若咽喉疼痛明显,可加用六神丸、清咽滴丸等,缓解局部症状。如果儿童感染较轻,可选择儿科治疗。中成药的用量,必要时请咨询专科医生。一般来说,每个家庭只需要储存3-5天的药物,并且最好只服用一种清热、感冒的药物。

做第一个对自己健康负责的人

编辑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如何预防COVID-19感染?我可以吃药来预防吗?

刘清泉不建议健康人盲目服药,也不建议在没有专业医生指导的情况下服用汤剂。

对于传染病的防治,中医更注重人体抵抗力的调整和人体功能的平衡。中医认为“善气存于体内,邪气不能侵染”。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保持正气,提高抵抗力。这是防治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保持健康”,最重要的是保证合理饮食、加强锻炼、保持作息规律。老人和儿童尤其需要保证营养和休息,同时做好防护措施。

编辑如果您周围有人感染了COVID-19,其他人应该怎么做?春节将至,春运季已经开始。随着人员流动增加,疫情防控压力也会加大。对于普通民众如何保护自己,您有什么建议?

刘清泉如果你周围有人感染了COVID-19,那么与该患者有过接触的其他人也更有可能被感染。这个时候,这些人可能已经携带了病,但是病载量还不够,还没有出现症状。其实这也是一种疾病状态。如果没有症状,并不意味着它不是一种疾病状态。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服用一些中成药来阻断疾病的发生或者减轻症状。例如,如果出现疲劳、肠胃不适等症状,可以及时服用藿香正气胶囊;如果疲劳、咽干,可以服用金花清感颗粒;如果平时大便干硬,可以服用疏风解胶囊来调节身体状况。需要注意的是,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一种药物。它们不能组合使用。为了预防,应减半使用。不建议长期使用它们。一般3-5天就够了。

春节即将来临。每个人都应该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第一人。当家里有人被感染时,停止探望亲戚。自我隔离,尽快吃药,感觉好转后再探望亲戚。当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出现感染时,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医院干预治疗,不要耽误感染,以免病情加重。

中西药结合使用,避免用药过量

编者治疗COVID-19感染,常用的西药和中成药可以一起服用吗?

刘清泉从我们的研究和临床观察来看,治疗COVID-19和感冒的中成药和解热镇痛药等西药是可以联合使用的。但出于安全考虑,服用中药和西药之间应该间隔半小时,这样会比较安全。

中西医结合,特别是治疗感冒的中药与西药解热镇痛药物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可以快速、永久地解决人们的发热、关节疼痛、乏力、咽痛、咳嗽等症状感染了新型冠状病。

近几十年来,我国研制出了中药和西药制成的中成药,是治疗感冒的很好的药物。我们查阅文献,没有发现治疗感冒的中药与解热镇痛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但同一类型的药物,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不宜重叠使用,否则可能会出现药物剂量的重叠,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果我们选择的“中成药”成分中含有解热镇痛药加西药,那么与西药联合使用时一定要特别小心。我们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剂量不超标,确保用药安全。

注意采取措施恢复健康。

编者有的新型冠状病感染者反映,核酸转阴后,仍出现全身酸痛、乏力、乏力、咳嗽、睡眠不好等症状。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调理呢?

刘清泉我们都有这样的人生经历。一般重感冒或高烧一两周后,常会出现虚弱、乏力的情况。新冠病也不例外。我们说“病来如山,落如山,去如丝”。义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大多数人在感染新型冠状病后7-10天进入恢复期。进入恢复期,首先要在精神上保持高昂的斗志。有了精力和能量,你的身体状况就能很快恢复。

根据Omicron变种的临床特点,近期颁布的第10版诊疗方案提供了三种治疗方案针对感染后乏力伴脾胃虚弱,如纳差、腹泻、纳呆等。排便等,建议用经典六君子汤治疗;对于疲劳伴有易出汗、心悸、胸闷等症状,中医认为是心气不足、肺气虚弱、气阴两伤的情况,推荐沙参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能有效缓解症状;对于最常见的咳嗽、咽喉不适等症状,我们推荐射干麻黄汤进行治疗。此外,第十版诊疗方案还提出了针灸推拿治疗方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恢复期间多休息也有助于恢复。确保睡眠充足,不要熬夜。另外,不要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损伤人的阳气。注意适当的运动,直到身体感觉微热为止。锻炼应该循序渐进。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患者一般可在三四周后逐渐增加运动量。

关联

治疗COVID-19感染的中医药协议示例

根据南北气候特点,结合城乡基层实际情况,针对新型冠状病感染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医药协议》处方为如下

1.通用基本公式

感染新型冠状病的患者早期可以使用约定处方大青龙汤和五苓散

生麻黄9克,桂枝9克,生石膏25克,苦杏仁10克,甘草9克,大枣10克,生姜10克,茯苓15克,猪苓9克,9粒泽泻克,生白术9克。

2.北部地区

感染新型冠状病的人出现发热等症状,约定的处方是加味葛根汤

葛根15克,麻黄10克,石膏2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桔梗15克,甘草10克。

若头痛、身痛剧烈,可加羌活10克、白当归10克、川芎10克。

若咽痛明显,可加黄芩15克、牛蒡10克。

若咳嗽明显,可加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

3.南部地区

感染新型冠状病的人出现发热等症状,约定的处方是加减银翘散

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杏仁10克,牛蒡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葛根30克,沙参10克,桑叶10克,藿香10克。

若体温高于385,可加石膏30克,先炒。

若头痛剧烈、全身酸痛,可加柴胡15克、黄芩10克。

若咽痛明显,可加射干15克、玄参10克。

若咳嗽明显,可加栀子麻黄5克,浙江贝贝15克。

4、其他注意事项

1、若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加砂仁6g、木豆10g。

2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400ml,分2-4次温服。老人、儿童、体弱者免责。

材料

本篇文章讲解关于抗疫,中医有力量,和一些发挥中药疫情防控中作用相关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